25 Nov 2020電商代營運亞馬遜常見問題大整理
2020電商代營運亞馬遜常見問題大整理
亞馬遜賣家每天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,開case找客服但大多數客服專業水平讓人捉急,這也難怪很多賣家會進各種亞馬遜群交流了,但實際上進太多群不僅分散注意力還佔手機空間。在這裡給大家總結了一些常見問題,基本這些問題在我們的賣家群經常遇到。
關於商店利潤核算:
一般商店盈虧額=收入(總銷售額)-支出(貨物成本+運費成本+傭金費用+FBA費用+倉儲費用+服務費+廣告成本+稅率成本)。凈利潤會在此基礎上減去3項預計費用(預計人員工資、預計提成獎金、預計其他固定開支)。
這個只是基本公式,利潤核算還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。
關於加購的影響:
持續刷幾天,提升產品轉化率、大小類排名,亞馬遜一個星期後自動識別買家不想買單時就會自動取消,不會對商店取消率產生影響,但會對產品庫存有影響,一個星期後就會自動恢複,具體時間不確定。
包裝圖片要求:
1.是實際照片,而不是電腦生成的圖片(可以用手機拍,不要經過ps)
2.清晰展示商品或其包裝的所有面(拍包裝圖6面圖+ 產品面所有圖,放PDF提交)
3.包含款式編號、商品名稱或兩者(包裝上要有Model: XXX; Product name: XXX 字樣)
4.包含企業或制造商的名稱和實體營業地點(包裝上要有供應商名稱和地址,需和發票/證書的一致;要有你註冊帳號的公司名稱和地址,和亞馬遜後臺一致)
5.重要訊息必須以商品所售國家/地區的本地語言呈現(美英站-包裝語言上需為英文;意站為意大利語,反正 就是對應站點語言)
改品牌的辦法:
品牌的話是比較難改的,有兩種辦法可以嘗試一下;
1.如果是有變體,先把變體拆分了然後再去修改品牌,因為變體一起的話父產品和子產品無法同步品牌。
如果拆分了還是修改不了,建議把Listing轉化成賣家自發貨,然後再去修改。因為發了FBA的產品都會被亞馬遜給鎖定,鎖定的話就很難去修改訊息。
2.如果上面的方法還是不行那就要請客服幫你改,請客服改的話可以提供你品牌網站,或者是提供產品實拍圖加UPC條形碼和包裝圖一起拍照給亞馬遜。
遇到分倉的解決辦法:
現在的話大多數情況都會分倉 因為亞馬遜為了配送方便, 但是有兩個辦法可以嘗試一下;
1.換一個美國的發貨地址,嘗試多幾次看看還有沒有分倉,或者換一個時間段再來做發貨計劃,因為有的時候系統是被鎖定的,不管怎麽樣都會分倉的,所以可以嘗試錯開時間段來。
2.合倉,合倉要合倉費,可以咨詢一下客服你的產品合倉以後大概要多少合倉費,然後再對比一下是合倉劃算還是分開三個倉發劃算。
刷單是怎麽個操作方式:
新品要少量review的直接搞早期計劃或者vine就好。有空沒空多去Facebook和別人聊天慢慢找買手。有錢的可以開Facebook或者google ads尋找對你這個產品感興趣的買家,讓他們看到廣告聯系你免費獲取一個,這樣長久了資源就慢慢就有了。
如果要快速推,大量獲取review的基本是找服務商。
如果以後要做秒殺就做coupon,不做秒殺就做會員折扣,因為會員折扣的價格會影響你日後報秒殺的價格,秒殺價格是你會員價格的基礎上打八五折,當然一個月後會恢複;
coupon雖然前臺看到價格是原價,但是它同時也會在前臺顯示出coupon優惠,這一點肯定會吸引到買家。
擦邊球,冒險賣仿品:
見到過很多的賣家,專門從市面上去購買一些子賬號或者批量賬號,雖然這個方法很冒險,也存在很多弊端,但是確實暴利的來源之一,台灣人的智慧是強大的,強大到讓外國人害怕!
利用資源優勢,降低一切開店成本,然後 “頂風作案”,一次性批量幾十上百個商店,然後一次性全部上架仿品去售賣,賺取一個平臺從發現到采取的時間差,利潤是真的很大,但是一旦被抓住會吃侵權官司,還有平臺的嚴查!
這個方法現在很多人在做,但是我只是告訴大家有這個方法,卻不建議大家這麽做,還是好好的做好平臺實操營運才是最可取,最長久的策略!
弊端:需要大量的賬號支持和數據支持,以及資金投入,而且風險很大!
一些選品的建議:
建議先做一份深入的亞馬遜同類目的市場調查,把大體的市場情況了解清楚,再確定是否值得投入,大概提幾點思路:
1、把BS前100的所有產品進行分類統計,主要是大概了解市場前100的容量,可以用JS的銷量預估配合,然後可以找些周期趨勢分析,類如谷歌的趨勢分析,大概模擬出前100市場1年的銷售額;
2、根據前100匯總商店訊息,看看競爭程度,是多商店還是幾家獨大,有辦法的話最好可以查到註冊商店的時間公司訊息,如果是台灣賣家,就可以通過公司實力大概了解競爭壓力;
3、看幾款前100最近1年上新的產品的營運風格,大概了解推廣較好的產品打法,然後按照自己產品的生產成本、營運成本和物流成本去估算最終產品如果推起來的真實收益情況,以及估算如果推廣失敗的損失,計算風險收益比;
4、如經過上一步計算覺得值得投入,那就可以具體安排各環節的投入以及時間安排,爭取在相對旺季到來前3-6個月開始提前營運布局,具體營運布局就不說了,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。